36岁北京不婚主义女博士,嫁26岁东北农村小伙,8年后,现状如何

“新娘这么漂亮,岁北还是京不嫁岁北京一个大学的教授,怎么看上新郎的婚主何?看来是新郎高攀了。”

“瞎说,义女新娘比新郎大整整10岁,博士是东北她配不上新郎。”

2016年5月3日,农村年后东北一个农家小院,小伙现状热闹非凡,岁北敲锣打鼓,京不嫁岁一群装扮得花花绿绿的婚主何人们扭着秧歌,这里正在举办一场浓郁特色的义女农村婚礼。

婚礼现场,博士人们对这场门不当户不对的东北,且年龄相差悬殊的农村年后婚姻议论纷纷。

而一旁新娘的母亲却眉开眼笑,似乎对这桩婚事特别满意。

新娘和新郎是怎么走到一起的?

如今8年过去了,他们现状如何?



1979年,盖琪出生在吉林省长春市一个书香门第,父母都是知识分子,家境相对富裕。

作为家中独生子女,父母从小对盖琪倾注了全部的爱,同时对她的学业要求也很严格。



父亲喜欢文学,经常给盖琪诵读优美的诗句,还引导鼓励她读文学书籍、写诗等,耳濡目染下,盖琪心中早早就种下了文学的种子。

高三毕业后,盖琪听从父亲的建议,以600多分的好成绩,成功考取了吉林大学文学系。

大学四年,盖琪读书仍然勤奋努力,积极主动参加学校活动,获得了很多奖项,还多次获得奖学金。



在20岁的青春岁月里,盖琪谈了一场恋爱,因她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上,这场恋爱无疾而终。

大学毕业后,凭着突出的成绩,盖琪进入辽宁电视台工作。

作为新人,为了早日得到领导的认可,她把全部心血都用在了工作上,很少休闲娱乐。



付出总有回报,她的工作能力迅速得到提升,采写的文章在全国性刊物上发表,引起同行关注。

一年后,因实绩突出,盖琪调入中 央电视台。

从此,她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。



盖琪离开家乡来到北京,开始了“北漂”。

从地方台来到电央电视台,她工作仍然认真努力,受到领导同事好评。

随着眼界的拓宽,视野的开阔,盖琪有了新的想法。

以前学中文,更多的是父亲在背后的推动,现在她发现自己对编剧和导演类职业更有兴趣。



她决定跳出舒适圈,突破自己,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造。

2005年,盖琪进入中国传媒大学,6年后,取得了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学位。

随后,她成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的一名教 授。

此时的盖琪拥有了北京户口,工作体面稳定,收入颇丰,事业可以说蒸蒸日上。



但她的感情仍然一片空白。

之前,盖琪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,感情的事没怎么放在心上。

工作后,她觉得如果要找对象,就应该找个和自己学历、社会地位等各方面相匹配的,起码要有个房子。

阴差阳错下,她并没有找到合适的,不过她也不急,反而觉得一个人挺好的,慢慢地,她产生了不婚的念头。

父亲的离世,改变了她对婚姻的看法。



年仅50岁的父亲患上了不治之症---帕金森,这种病属于疑难杂症,全世界都无法治愈。

为了给父亲治病,家里的积蓄花光了,作为父亲唯 一的孩子,盖琪承受了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。

此时,她多么希望有个坚实的肩膀,让她靠一靠,帮她分担一些。



父亲生病期间,母亲24小时贴身照顾,无微不至,父母之间的感情让盖琪觉得婚姻也值得期待。

尽管蕞终父亲还是离世了,但他在生命的尽头,始终有家人的陪伴,走得也很安祥。

父亲的世离,对盖琪触动很大。



她不禁联想,没有伴侣,没有孩子,今后自己只能孤独终老,生病了身边连个倒杯水的人都没有,那将多么凄凉。

母亲也经常劝她,应该放低条件和要求,赶紧找个男人结婚。

2014年冬天,在北京地铁上,36岁的盖琪认识了一个来自东北的小伙子艾山。



26岁的艾山来自农村,在北京上的大专,毕业后留在北京发展,是名副其实的“北漂”。

由于学历低,他工作不稳定,工资也很少,住着廉价的地下室,生活一直在温饱线上挣扎。



两人无论年龄、学历、社会地位等,都相差悬殊,盖琪对艾山也没有感觉。

所以她从没有想过和艾山有什么结果。

但艾山喜欢浑身散发着知识女性魅力的盖琪,因为“门不当户不对”,艾山犹豫了很久,后来终于鼓起勇气表了白。



盖琪完全没有思想准备,不知所措,母亲劝她:“你年龄也不小了,艾山虽然各方面条件差些,但品行好,踏实有责任心,这就够了。”

左思右想了很久,盖琪终于下定决心嫁给艾山。

婚后,他们过得怎么样?



2016年5月,盖琪趁着假期,来到东北农村,与艾山举办了婚礼。

婚礼具有典型的东北农村地域特色,盖琪穿着红裙子,这和她在北京参加的任何一场婚礼都相差甚远。



不过,她并不怎么介意,她结婚的目的,就是找一个男人踏实过日子,无需其他形式。



接亲时,艾山说:“以后的路我们一起走,和孩子全家人在一起,永远幸福快乐。”

从句话说明,盖琪可能已经怀孕了。



在婚礼现场,盖琪说:“我是学文学的,但是今天我不想用什么华丽的的词藻,我就想和你拥有并创造世俗的幸福。”

她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



婚后,盖琪和艾山回到了北京,广州大学向盖琪伸出橄榄枝,并承诺了高于北京的待遇。

综合考量后,盖琪辞掉了了北京的工作,带着艾山和母亲去了广州。

到广州不久后,盖琪生下儿子,母亲帮她带孩子,她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。



不过,当了母亲,还是不一样,盖琪等于进入了人生的又一个阶段,她对孩子很牵挂,没事就往家跑。

现在,盖琪是广州大学的教 授,同时担任广州大学当代文化研究院副主任。



而艾山做着一份普通的工作,虽然工资还不及盖琪的一半,但他为了家庭在努力,踏实有责任心,而且对家人包括盖琪的母亲都很好,盖琪觉得这就是世俗的幸福。



她说:“以前的生活丰富多彩,很有趣,婚后确实无趣,但我觉得很幸福。”

如今,盖琪和艾山结婚已经8年,孩子也8岁了,当初许多人怀疑他们的婚姻维持不了多久,事实证明,他们的生活平淡而幸福。

结语

实事求是讲,盖琪当初嫁给低学历的农村小伙确实犹豫过。

因为自己年龄的劣势,她不得已才和艾山结婚,这场婚姻或许没有太多的爱情成份。但她有一颗平常心,能看到丈夫好的一面,接受不完美,所以能从平淡中享受到幸福。其实,婚姻的实质,就是如同白开水一样平淡的生活,再轰轰烈烈和浪漫的爱情,蕞终都会归于油盐酱醋茶。

希望每个人都能悟到婚姻的真谛,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。

声明:取材网络、谨慎鉴别